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高中>高中辅导>正文
文言文复习放大招了,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十三式
2017-07-14 09:56
来源:高考语文资讯
作者:
(四)妙用修辞法
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jīn
“顽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爱”,从而可得出“顽鲁”是相对“贤俊”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之意,而非“顽皮”、“固执”抑或“鲁莽”。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
3.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的含义,所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首先考虑到“拜”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后又引申出“行礼”、“拜谢”、“拜见”、“授予官职、任命”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故而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4.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党同伐异。
8.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9.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
(五)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始速祸焉。《六国论》
“速”我们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致”。
2.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ěr
我们可联想成语“遐迩闻名”而推出其为“近”。
3.其文约,其辞微。
我们可和成语“微言大义”相联系,就可解为“精微,含蓄”之意。
4.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jié
“堪”字联系成语“狼狈不堪”,可推知为“忍受”义。
5.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字联系成语“袖手旁观”,可推知为“藏在袖里”之义。
6.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字联系熟语“封侯拜相”,可推知为“授职”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 。
7.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字联系成语“少安毋躁”,可推知为“稍微”义。
8.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有的放矢 的:箭靶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狐假虎威假:借助
(六)课文求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同时,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金人曳yè出,击之败面。
将“曳”解为“蜂拥”,将其放在句中考查作“出”的状语似可通,这是不顾它本身的含文而望文生义。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口技》中的“曳屋许许声”及《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等句就可解为“拖、拉”的意思。
2.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3.齐人追亡逐北。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
4.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5.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
6.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7.咸私哂其矫饰焉。哂:shēn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9.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长春新东方网。
新东方长春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长春学校 (微信号:ccxdfcn)
最新考试资讯、考试政策解读、真题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