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考研考试>正文

2017考研政治马原冲刺考点:认识论

2016-11-17 14:44

来源:

作者:

  三、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
认识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观点 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唯心主义反映论 认识路线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观点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基本特点特点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缺陷 ①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②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优越性 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反映性
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来自并反映客观对象,在人的主观观念中含有不依赖于主观的客观内容。
创造性 人们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进而以概念、符号、公式、图形等形式再现客观对象,在头脑中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反映性和创造性关系 关系 ①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过程是在多方面反映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
②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
割裂联系 ①否认反映的摹写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前提,把创造变成主观臆想的创造,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②忽视反映的创造性,就会重复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

  四、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两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内涵 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 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 内涵 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
特点 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 辩证联系 ①两者相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两者相互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③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割裂联系 ①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工作中会犯教条主义错误。
②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在工作中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真题示例】

  (2012)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2.两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
必要性 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
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必要性 ①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
②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
条件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把规律认识同利益认识相结合。
③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相结合。
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长春新东方网

新东方长春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长春学校 (微信号:ccxdfcn

最新考试资讯、考试政策解读、真题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中学辅导
  • 大学辅导
  • 出国辅导
  • 热门活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