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初中>中考资讯>正文

中考政治:科教兴国立志成才

2016-06-16 10:17

来源:新东方

作者:新东方

一、基本概念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P69(一)

  2、人才——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凡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就是人才。P74(一)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珍视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类理想社会的精神。它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P77(二)

  二.基本知识

  1.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P62(三)--P64(一)

  总:当今世界,现代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科学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因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国防都是以现代科技技术为基础的。

  (1)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工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工业。当前我国着力发展的先进创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现代农业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特点。

  (3)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国防的建设。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我们要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人民军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努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64(二)---P65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能力不断增强;

  (2)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大大提高了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3)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材料的质量更高,性能也更优.

  3.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P66(二)(三)

  (1)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P66(二)

  (2)当今世界,经济上的竞争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和提高教育者素质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P66(三)

  (3)P68(一)第1句

  (4)P71(二)第2句

  (5)因此,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P66(三)

  4.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P67

  (1)教育能为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培养一支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2)教育能为社会培养一支,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技术上有所发明和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

  (3)教育能为社会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管理人才队伍。

  5.科技与教育的关系P68(二)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教育为科技进步培养必需的人才,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最新知识。科技和教育比翼齐飞,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6.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总: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P68(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P69(一)

  (1)加速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P69(二)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切实依靠科技进步。P69(二)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术,这是我国推进技术的基本任务。在21世纪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力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P69(二)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于自主创新。P70(一)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P70(二)

  (2)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P71(二)

  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P71(二)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我们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P72(一)

  我们青少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P72(二)

  7、人才的重要性

  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大量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进行着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国在新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P75(一)

  8、人才的条件

  作为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德,就是要热爱祖国,品德高尚,这是人才的灵魂和力量源泉。才,就是要掌握科学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真本领。体魄强健,指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是德和才的载体。有德,才能够将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本领,无私地奉献给社会进步事业;有才,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作出创造性的贡献;有强健的体健,才能从事艰苦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创造性劳动,更长久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贡献。P75(二)

  青少年在努力成才的时候,一定要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9、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各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P7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P70(一)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探究新现象,新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P76

  10、人文精神是成才的重要素养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一样都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现代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尤为重要。P77(二)

  献身精神和顽强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成才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逾越障碍的过程,只有不怕艰苦,意志顽强的人,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自觉在逆境中磨炼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才能实现确定的成才目标。P77(三)

  11.人才成才和发展的因素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多因素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它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才个体的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在人才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78(一)

  12.人才成长的途径

  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读普通高中,还是读中专,技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都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P78(二)

  无数事实充分说明,人才的成才最终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努力中来实现。一个人不论是否有文凭,也不论在什么岗位,只要有报国之心,学习之至,有期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P79


相关推荐

优能中学一对一

优能中学课程

长春初高中学习交流群长春初高中学习交流群

长春高考备战辅导QQ群2017长春高考备战辅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长春新东方网

新东方长春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长春学校 (微信号:ccxdfcn

最新考试资讯、考试政策解读、真题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中学辅导
  • 大学辅导
  • 出国辅导
  • 热门活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