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考研考试>正文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冲刺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2016-11-17 15:20

来源:

作者: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C级知识)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背景

  为准备召开中共八大,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从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等先后听取了国务院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计划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提出汇报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并先后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内容

  (1)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2)“十大关系”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①前五条:着眼于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后五条: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B.党与非党的关系;C.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D.是非关系;E.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的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党内外、国内外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因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3.评价

  (1)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良好开端),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真题示例】

  (2010)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2016)社会主义共产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C级知识)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1)提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4)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5)解决途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1)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方法。

  (2)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则采用民主的方法。

  (3)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具体方针;

  (1)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2)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3)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4)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5)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真题示例】

  (2012)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C级知识)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的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主要内容

  (1)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3)“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真题示例】

  (2015)新中国工业化是在苏联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指: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问题

  B.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C级知识)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考研集训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长春新东方网

新东方长春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长春学校 (微信号:ccxdfcn

最新考试资讯、考试政策解读、真题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中学辅导
  • 大学辅导
  • 出国辅导
  • 热门活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