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老师好

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高中>高考艺考>正文

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虚词

2016-03-09 10:20

来源:新东方

作者:新东方

 十五、与
  (一)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和,跟,同。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生二人,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对付。
  庞煖易与耳。(《史记·燕世家》)
  4.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并列关系,用在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使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相关推荐

优能中学一对一

优能中学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长春新东方网

新东方长春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长春学校 (微信号:ccxdfcn

最新考试资讯、考试政策解读、真题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中学辅导
  • 大学辅导
  • 出国辅导
  • 热门活动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