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长春新东方学校>国外考试>长春新东方托福网>托福阅读>正文
新托福阅读背景知识:“五月花”号
2019-07-09 09:15
来源:新东方在线
作者:
讨论“五月花号”,先谈谈事件发生的背景,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意义。它可以让我们看清事件的本质,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专制、暴政的荒谬及其对渴望自由的人类精神的无奈。这不仅是北美移民昭示天下的真理,它也证明了这个星球上人类渴望自由的力量。
“五月花号”事件发生的背景简略说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的,即发生于十六世纪初的宗教改革。它由德国神学博士、神父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发难。这一天,路德神父在维登堡教堂张贴反对罗马教廷和教皇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震撼整个欧洲的宗教革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是要废除宗教,而是要改革基督教。他认为,人类靠信仰得救,这叫做“因信称义”。根据这一原则,信徒不需要在与上帝之间有个教皇,也不需要那么多仪式,更不需要买赎罪符。这样,教士也没理由享受特权,所有信徒平等。他提出世俗权力归君主,因为“君权是上帝委派”。这种主张显然表达了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愿望。根据马丁·路德的宗教观建立的教会被称为新教。
在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同时,另一个宗教改革的中心在瑞士出现。其领导人物为乌尔利希·慈温利。此人宣传宗教改革的思想,在时间上不晚于马丁·路德,观点比路德更激进。但是,他去世早,身后名声不如路德大。慈温利原是瑞士天主教会的神父。他1516年开始宣传宗教改革思想,1519年在苏黎世大教堂传教,反对教皇在瑞士出售赎罪券。1522年慈温利与教皇公开决裂。1523年至1524年1月,他三次参加苏黎世宗教问题大辩论,获得苏黎世州政府的支持。慈温利反对依赖君主、诸侯,反对天主教的教阶制、偶像崇拜、繁文缛节,要求解散修道院。他主张的新教会实行共和制。1531年,慈温利在与天主教支持的奥地利政府军作战中阵亡。在慈温利死后不久,有一个名叫约翰·加尔文的法国新教徒,因受法国政府迫害流亡到瑞士。1536年,加尔文发表《基督教信仰典范》。加尔文与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建立清廉的教会。但他与慈温利一样,比路德更激进,主张按共和制的原则建立教会。他用五年时间的努力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把日内瓦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在日内瓦,加尔文实行严厉的统治。在取消一切浮华宗教仪式的同时,取缔了赌博,也禁止所有的文艺娱乐活动,乃至思想自由。因此,曾引发一场卡斯特利奥反抗加尔文的悲壮斗争。关于这一事件,著名作家斯·茨威格曾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异端的权利》,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宗教宽容、思想宽容问题。不过,加尔文的新教思想推动了尼德兰革命,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的诞生。我花一些时间来介绍宗教改革,主要因为包括美国文明在内的西方近代文明,受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思想影响很大。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曾为此专门写过一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欧洲宗教改革思潮传入英国,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与罗马教皇的矛盾,而接受新教思想实行宗教改革。在欧洲,德国、瑞士等国的宗教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行的。而英国,由于国王与教皇的冲突,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1533年,英王下令与罗马教廷决裂,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纳年贡。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将任命教会教职、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转归国王,又把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改革后的宗教称为英国国教,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仪式和重要教义。自亨利八世至爱德华六世统治期间的二十年,由于后来加尔文教的影响,英国国教与天主教更加疏远。但是,继爱德华六世之后上台的玛丽女五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曾嫁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即位后奉行亲西班牙政策,恢复天主教,迫害新教徒。她掌权五年,烧死三百多个宗教“异端”。等到玛丽女王下台,伊丽莎白女王上台重申宗教改革时,国内已经形成崇奉加尔文教要求彻底改革国教的清教派。英国历史上所谓的“清教徒”,是指要求彻底清除国教中天主教残余的加尔文教徒。这批人至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也即“五月花号”事件发生前夕分成两派:一派是温和派,称长老会派,主张在英国建立加尔文教那样的教会,由长老会管理教会;另一派为更激进的独立派,他们反对教会隶属于国家,要求各教区的教会完全独立,信徒自治管理。“五月花号”中的清教徒主要属于后一派。这一派的自治管理理念,在移民北美后,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清教徒改革国教的主张,否定英王对宗教的掌控权,与英国国王相抵触,所以即使与罗马教廷有冲突的伊丽莎白女王及其后的英国国王,也都对清教徒实行高压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清教徒们一则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另则为了躲避国内镇压,纷纷潜逃出境。因为当年荷兰是加尔文教占上风的国家,英国清教徒在出逃北美前,首选地一般都是荷兰。“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就曾在1607—1608年期间,从英国诺丁汉郡逃往荷兰,在荷兰生活了十一二年。后来这些人才从荷兰潜回英国普利茅斯,再从普利茅斯乘“五月花号”移民北美的。其间的曲折可谓一言难尽。这是“五月花号”事件政治、思想、精神层面的背景。
另一方面,与“五月花号”事件相关联的是空间方面的背景。所谓空间背景,是指“五月花号”乘客出逃的空间条件。空间条件,指逃跑者可以逃跑的地方。如果没有哥伦布于1492—1493年发现新大陆,以及此后一百多年的欧洲向美洲移民,“五月花号”是不可能选择北美作为逃亡地的。正是美洲大陆的发现,为“五月花号”以及其他清教徒坚持自己信仰,躲避宗教迫害,实现自己建设“上帝之城”的梦想提供了实践空间。
前面提到“五月花号”的种种争议,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即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件事。按一般记载,这件事发生在1620年9月6日—11月9日(另说:9月16日—11月19日),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木帆船,载着一百零一名英国移民从英国普利茅斯出发,横渡大西洋,驶往北美洲今天的马萨诸塞湾。从有关史料看,这批移民以受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为主。这些清教徒属于一个叫莱登弥撒团的成员,后来被称为朝圣者。他们约占“五月花号”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这部分人去北美的目的很明确,是要实现清教徒的理想,建设一个理想国,一个没有君主专制、没有腐败的民治共同体。此外,还有一部分契约奴。契约奴,指无钱前往北美,与一些英国的公司或商人签立契约的人。这些人有穷人或落魄贵族想到北美发财的,也有逃犯。他们签立契约后,由公司或商人为他们支付从英国到北美的旅费,有的还提供途中和抵达目的地一段时间的花销。契约奴抵达目的地后在四至七年内用劳动偿还。在此期间内,契约奴可以被买卖。“五月花号”上的这些人经过六十五天的惊涛骇浪,在海上航行三千英里,抵达北美洲后来被称为科德角的海湾。11月的北半球寒风凛冽。想想这些人为了自由、为了信仰竟然义无反顾地抛弃文明世界,投身荒野,踏上荒无人烟、一无所有的海滩,其悲壮的情景不仅是欧美历史上的骄傲,也应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骄傲。那是人类反抗君主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壮丽篇章。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随时关注新东方长春学校官网。
相关推荐
学英语,要留学,请添加左侧 小新学妹 微信好友咨询
你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咨询电话:0431-81128808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